國文考試:從從容容游刃有餘
「寫完考卷,你應該馬上交卷,還是花時間檢查?」
國文算是我高中滿沒有自信的科目,而且訂正有時候也不知道核心的文本哪裡沒有理解清楚。考試的時候應該要「從從容容」好好做完一次考卷,還是應該要寫快,花點時間檢查?這一點也是我高中生妹妹的苦惱。所以我幫她設計一個小實驗,看看不同的測驗和檢查時間的搭配,到底會對國文考試的成績產生什麼影響。
這個實驗的目標很明確,我們想知道:
- 考試壓力:正式考試的緊張感,真的會讓表現變差嗎?
- 檢查的價值:「檢查時間」究竟是心理安慰,還是真的能搶救分數?
實驗設計
為了找出答案,妹妹進行了 4 次模擬考,每次的條件都有些不同:
| 測試情境 | 作答時間 | 檢查時間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---|
| 測試 1 | 45 分鐘 | 0 分鐘 | 模擬正式考試的緊張感 |
| 測試 2 | 30 分鐘 | 0 分鐘 | 壓力測試,時間極度壓縮 |
| 測試 3 | 30 分鐘 | 6 分鐘 | 驗證「檢查」的實際效果 |
| 測試 4 | 45 分鐘 | 0 分鐘 | 日常練習的基準線 |
每次的考卷結構都一樣,包含 20 題單選 和 7 題多選(每題 5 選項,共 35 個選項),盡量讓變因單純。
分析與發現:數據怎麼說?
在妹妹完成測試後,我把這些數據丟進 R 語言裡跑了一下,結果相當有趣。
📊 整體表現總覽

| 測試條件 | 單選題正確率 | 多選題正確率 | 總評 |
|---|---|---|---|
| 45分鐘(正式考試) | 80% | 74.3% | 🎯 最佳表現,壓力似乎是助力? |
| 30分鐘不檢查 | 50% | 65.7% | 😅 匆匆忙忙,連滾帶爬 |
| 30分鐘+6分鐘檢查 | 65% | 71.4% | 📈 檢查有效,分數顯著回升 |
| 45分鐘(練習) | 75% | 62.9% | 🤔 狀態不穩(可能專注力下降) |